作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油田,青海油田曾因地質情況復雜、油氣賦存條件特殊,被學術界認為難以形成大型氣田。但在新油氣勘探理論和技術的支持下,當地油氣探明儲量和產量正大幅增長。
2007年開始,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(下稱中石油)設立達木盆地油氣勘探關鍵技術重大專項,針對咸化湖相低豐度烴源巖能否規(guī)模成烴、盆地腹部是否發(fā)育規(guī)模儲層等瓶頸技術,聯合千余人科研團隊進行攻關。
十余年后,青海油田創(chuàng)立了“強改造型咸化湖盆油氣地質理論及勘探技術體系”,實現了陸相油氣勘探理論的新突破。
在該理論的指導下,柴達木盆地環(huán)英雄嶺地區(qū),相繼發(fā)現淺層、中層和深層油藏,新增三基礎梁10.8億噸。青海油田的油氣產量也由2007年的418萬噸,上升至2019年的738萬噸,增長幅度高達76.6%。
青海油田目前的目標之一是,加快建成千萬噸級高原油氣田。
柴達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部,是青海油田油氣勘探開發(fā)的主要區(qū)域。這里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、地質條件最為復雜、地表條件最艱苦、工程技術保障最困難、油氣賦存條件最特殊的油田。
1954年,柴達木盆地開始了最早的油氣勘探。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,此地先后發(fā)現了冷湖、尕斯、澀北等油氣田,建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油氣生產基地。
但在此后的30多年里,柴達木盆地一直沒有規(guī)模性的油氣勘探發(fā)現。在油氣勘探的一般性理論依據和客觀規(guī)律下,國家先后組織多次重大攻關,聯合多家國際油氣公司協(xié)助勘探,仍一無所獲。
學術界因此認為,柴達木盆地的油藏遭到地質變化的破壞,難以形成大型油氣田,持續(xù)勘探價值不高。
在中石油科研團隊的多年攻關下,柴達木盆地成藏理論和油氣勘探技術取得了多項重大突破。
其中,科研團隊發(fā)現了咸化湖盆低豐度低成熟度烴源巖多峰生烴機理,豐富和完善了陸相生烴理論。
這推動了當地油氣資源量從第二次資源評價時的15.8億噸,提至第四次資源評價的70.3億噸。
此外,科研團隊還用新發(fā)明的極低信噪比三維地震勘探技術,首次在英雄嶺極復雜區(qū)獲得地下清晰成像。這項技術此后走出國門,在尼泊爾喜馬拉雅代萊克地震勘探工區(qū)發(fā)揮重要作用,填補了該地區(qū)地震勘探的空白。
英雄嶺是柴達木盆地西部的一片隆起山地。近年來,在上述理論和技術體系的支撐下,英雄嶺東、中、西部均有重大斬獲。
其中,英雄嶺東段的英東淺層,發(fā)現了豐度達億噸的整裝油田,累計新增油氣三級地質儲量1.2億噸,探明儲量豐度達1000萬噸/平方公里,是新世紀以來中國陸上石油之冠。
目前,在環(huán)英雄嶺地區(qū),已經形成3.1萬平方公里的晚期成藏大油區(qū),并發(fā)現了多個特征不同、類型多樣的油氣成藏區(qū)帶。
青海油田表示,環(huán)英雄嶺形成了巨型的油氣聚集成藏區(qū),油氣資源豐富。上述技術體系將為青海油田加快建成千萬噸級高原油氣田,提供資源基礎和有力的技術支撐。